“我都不敢吃这么好的东西,想到我妈之前过的那么苦,我吃这些东西就很难受,很有负罪感”。
这是一位网友分享的他的故事,他说自己好像失去了享受幸福的能力,每当自己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时总是会感受到负罪感。
一想到父母过的这么辛苦,自己却在享福自己就非常焦虑,好像只有不停的吃苦,不停的受罪才能让内心平静。
这就是新时代的精神枷锁——吃苦教育带来的后遗症。
一、吃苦教育导致的“精神自虐”
之前曾有一个视频火遍网络,视频内容是一位父亲炫耀自己儿子每顿饭只花5毛钱,还配上了文案“儿子每顿饭花一块钱吧,爹不差钱,每顿饭花一块五都行。”
当网友们质疑他的教育方式时,他却回答说“穷养儿子富养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苦难教育已经成了很多家长们的一种教育手段,甚至很多家长“没事找事”创造苦难来给孩子历练。
他们认为这样的教育可以磨练孩子的心智,健全他们的人格,殊不知苦难教育却是孩子不幸一生的开始。
余华老师曾在《活着》中写过: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被吃苦教育调教出来的孩子通常会陷入到一种“精神自虐”的境地中,他们无法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当拥抱幸福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内疚感和自责感。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道德自虐,有些人甘愿通过受苦,来获得道德上的胜利感。
吃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起到磨练意志的效果,但正如余华老师所说,我们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避开,如果是人为制造苦难去为难孩子,那么吃苦教育的效果恐怕会适得其反。
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光不会有坚韧的意志,反而会因为吃苦教育的洗礼变得无法拥抱幸福,因为他们的快乐早就被自责和愧疚所绑定。
很多家长们都有“道德自虐”的倾向,他们童年的生活过于清苦,以至于到了现在还难以从那种环境中脱离出来,最可怕的是他们的“道德自虐”倾向还会遗传下来,成为下一代人的精神烙印。
二、遗传的“精神自虐”
“精神自虐”的危害性通常不仅限于一代人,而是具有“遗传性”。
上一代人经受过的吃苦教育通常会原封不动的传递给下一代,将这种精神枷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就像前文的那位父亲,自己的童年被苦难教育填满,成年后的他选择的依旧是同样的老路,他是苦难教育的牺牲品,也是苦难教育的传承者。
在山东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山东的食物中毒率甚至比吃菌子的云南人还要高。
有山东的网友就说了,都是因为家里人过于节俭,很多已经开始变质的东西也会做着吃导致的。
这看似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但隐藏在其背后的却是吃苦教育导致的人生悲剧。
笔者的姥姥是从穷苦时期过来的,她们在那个时代是真的吃不上饭,所以便养成了极为节俭的习惯,直到现在生活富足了,她们还是害怕“浪费”会把已经长毛的馒头扒扒皮蒸一蒸继续吃。
我的母亲也完美的继承了姥姥的习惯,我家里很多东西明明已经变质了但母亲还是不愿意扔掉,说是害怕“浪费”,从小到大我吃过很多次已经长毛的干粮和已经变质有味道的肉。
这样的“吃苦精神”,难道不是一种畸形的文化,不是一种畸形的传承吗?
三、吃苦教育下的人生
正如开头所提到的那位父母所说,自责、愧疚成为了“吃苦教育”的后遗症。
习惯了苦难的孩子长大后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幸福反而出现了“排异反应”,他们在潜意识里被根植了一种思维:吃苦是正确的,开心和幸福是错误的。
这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所谓的吃苦教育。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例如摇铃或者口哨,连续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这就是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
在苦难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被灌输了要吃苦,要通过吃苦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当孩子顺从了父母的苦难教育,父母通常会给予一个正反馈来激励孩子。
而抵抗父母的苦难教育,父母则会给予孩子一个负面的反馈,可能是批评甚至打骂。
当这样的反馈足够多时,孩子也就自然而然的被驯化了,当他们面对苦难时虽然很痛苦但心里很安心,当面对幸福和快乐时他们会惧怕那已经不复存在的负面反馈,从而变得患得患失,焦虑抑郁。
这也是那位网友为什么说想到自己父母清贫的生活会有负罪感,这不是他对父母爱意的体现,而是扭曲的幸福观在作怪。
大家想一下,如果那位网友真的爱着自己的父母,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没错,就是让父母过的更好,给予父母物质和精神的支持,而不是自虐式的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以此来表现自己很爱父母,很心疼父母。
被吃苦教育驯化的人就像是人世间的苦行僧,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身上都会有一根“荆条”将他们的灵魂折磨的血肉模糊。
他们不是不想幸福,只是感受幸福的能力在很久之前就被夺走了。
四、如何走出苦难教育的陷阱
如果很不幸你已经成为了苦难教育的受害者,那么我们该怎么样自救呢?
苦难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思维驯化,父母通过不同的外部反馈给予了孩子错误的信号,正如上文提到的,承受苦难时孩子得到了正面反馈,享受幸福时孩子得到了负面反馈,这正是我们产生错误认知的根源。
所以从我们意识到苦难教育的危害后,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就是我们对于苦难的认知,首先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苦难分成两类,一类是无法避免的,另一类是自找的。
分好类后我们要把所有自找的苦难从生活里踢出去,食物坏了就要丢掉因为它会伤害我的身体,不想骑自行车就骑电动车因为骑自行车真的很累。
当我们把自找的苦难踢出生活后,你会发现生活其实还是挺舒服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学会享受幸福。
当你对此刻的幸福感到焦虑时,请务必告诉自己,我聪明善良,待人和善,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美好我都有资格去享受,因为我值得!
当你产生了父母都没有这么享福,我却在这里吃吃喝喝的想法时,就带着父母一起来享受,爱是给予,是幸福的代名词,不是比惨大会,你不需要通过委屈自己来证明你的爱。
爱人之前先学爱己,学会取悦自己也是帮助你脱离苦难教育的一环,人生已经很难了,记得多去哄哄自己,哪怕只是一杯奶茶,一个发卡。
五、写在最后
我之前看过一句话:父母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你好,但最终的结果却不一定如此。
爱不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感情宣泄,而是冥思苦想后的运筹帷幄,爱是美好的,但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那么结果可能和你的设想会大相径庭。
苦难教育的本质是没能学会爱人爱己,会爱人自然不会让孩子陷入自责的泥潭,会爱己则不会享受苦难。
无论生活有多难,请记得爱自己,你值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美好亲爱的。
地址: 济南市汉峪金谷A6-5栋健康大厦9楼
电话: 0531-88999959
邮箱: suggest@genshine.com.cn
邮箱: suggestsunshine@##genshin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