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廊坊出现了一起恶性事件,一起车辆被烧导致损毁的事故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焦点。
事情的起因是一天杜女士的老公突然发现,停放在停车场很久的车,车窗竟然被人给砸烂了,然后他在车内竟然发现了几名正在抽烟的初二学生,出于关心和责任感,杜女士的老公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没想到四名孩子非但没有领会到杜女士丈夫的苦心,反而心生怨念,将杜女士的车子一把火焚尽。
杜女士上门讨要说法和赔偿,却遭到家长的拒绝,每一位熊孩子的背后好像都站着一位熊家长,今天智善心理就来聊一聊熊孩子是如何变熊的,我们又该如何管教熊孩子呢?
一、孩子为什么突然变“熊”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医生、律师,甚至盗贼和乞丐。
虽然经过心理学漫长的发展我们也认识到了华生这句话的片面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外部因素对于人类的成长非常重要。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随意画点什么就有可能变成现实”。
第一个拿起画笔的人便是孩子们的父母,他们画下的第一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人格的走向。
正如事件中的几位父母,明明自家孩子犯错在先,甚至可以说是犯罪,但依旧不愿意为了孩子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前不久有一位母亲来到我们智善心理教育,咨询孩子的问题,她的儿子今年8岁上二年级了,几乎无法无天,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甚至生起气来还会打骂父母。
经过一番询问得知,他们夫妻俩晚年得子,全家人都很宠溺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慢慢的也就养成了孩子娇蛮的性格,本想等孩子再大点、懂事了再管教,但上了小学后才发现已经完全管不了了。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案例中的母亲所出现的育儿误区也很常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问题呢?仅仅只是因为溺爱这一个原因吗?智善心理教育内部讨论后得出结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母亲对于孩子的纵容。行为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同样的心理也可以通过行为来进行建立和矫正。
孩子在小的时候还没有完备的善恶观念,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个时期父母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去“惩罚”他,他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当孩子做对一件事情,我们去“奖励”他,他便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孩子的善恶观便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如果孩子做出了一个错误的行为,我们非但没有惩罚他,反而一贯的溺爱鼓励他,那么就会给孩子带去一个信号“我这么做是正确的”,这样孩子的善恶观便会受到影响,最后朝着“熊孩子”发展了。
2.母亲没有将自身与孩子放在一个同等的地位上。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提倡将孩子与父母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也就是所谓的和孩子做朋友。
当双方处在同样平等的地位时,所有的交互才是足够科学的。当孩子一方处在弱势时,孩子便会因为父母的强势而自卑敏感。
当父母处在弱势的一方时,孩子便会因为父母的软弱而变本加厉。所以我们在育儿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让双方的一切交互都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沟通。
3.母亲自身对于育儿没有准备。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职业都需要经过准备才能上岗,父母这个角色同样如此,如果父母能够多学习一些育儿经验,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那么整个育儿过程也会变得科学、轻松、可爱。
二、如何“对付”熊孩子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可能就在心里暗暗叫苦了,我们家孩子可能已经变得有点“熊”了,该怎么办呢?
针对这个问题智善心理教育也为各位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些方法。
1.转变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尝试把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在很多喜欢宠孩子的家庭中,父母在与孩子进行互动时通常会将自己的身份放低,这很好,但要注意尺度。
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将自己的身份放的过于低,就会反过来被孩子“拿捏”,此时孩子便开始朝着“混世魔王”发展了,所以改变熊孩子的第一步就是抬升自己的身份,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2.通过一些简单的行为疗法矫正孩子的心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行为既是心理的外部表现,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渠道。
在有“熊孩子”的家庭中,孩子们的善恶观普遍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时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则十分重要。
一言以蔽之:惩罚错的,奖励对的。通过外部的反馈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念,这样孩子也就能够慢慢的恢复正常了。
3.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如果孩子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家长们还是应该早一点的将孩子送到专业的心理机构进行治疗,通过科学的手段帮助孩子的恢复。
在这个过程中,智善心理教育也提醒各位家长,在治疗孩子时也要多去反思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去学习一些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如果只是单 纯的治疗孩子但自身不去做改变,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治标不治本的后果。
三、写在最后
人与人的所有的交往都是一场博弈,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如此,爱哭的孩子有糖吃便是这个道理,爱哭的孩子更容易让父母心疼,自然也就能多得到一些疼爱。
所以家长们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让双方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去进行交流,既不过分溺爱,也不过分压迫。
爱是一种本能,但如何去爱是一种修行,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满而不溢的爱,成为健健康康的人。
地址: 济南市汉峪金谷A6-5栋健康大厦9楼
电话: 0531-88999959
邮箱: suggest@genshine.com.cn
邮箱: suggestsunshine@##genshine.com.cn